人生就是博官网

  • 首页1
  • 党群2
  • 党群3
党群资料 首页 > 党群事情 > 党群资料 >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

2020-09-05 17:21:11 返回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集会公报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集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集会,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5人,候补中央委员152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卖力同志列席了集会。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事情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吴邦国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事情。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生长观,团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生长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加速革新开放,着力增强自主立异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解和经济增长方法转变,推动经济平稳较快生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取得新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全会全面剖析了目今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属性,是国家茂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包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生长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结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应了建设茂盛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配合愿望。

    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斗争的目标。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为增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革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生长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增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绝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结构中的职位,作出一系列决策安排,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效果。经过恒久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种种有利条件。

    全会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领导人民抓住机缘、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越发突出的职位。

    全会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可是,也保存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生长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绝化解社会矛盾的连续历程。我们要始终坚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生长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剖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爆发的原因,越发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背面谐因素,不绝增进社会和谐。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纪律效劳,立足目今、着眼久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办法地连续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历程的恒久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全会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门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配合建设、配合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要、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生长观统领经济社会生长全局,凭据民主法治、公正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体贴、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生长社会事业、增进社会公正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治理、增强社会创立活力,走配合富足门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生长。

    全会提出,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越发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获得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获得切实尊重和包管 ;城乡、区域生长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派花样基本形成,家庭工业普遍增加,人民过上越发富足的生活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笼罩城乡居民的社会包管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效劳体系越发完备,政府治理和效劳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民族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品德民俗、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全社会创立活力显著增强,立异型国家基本建成 ;社会治理体系越发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情况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玉成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生长,必须坚持革新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革新生长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配合建设。

    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生长,必须坚持用生长的步伐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生长社会生产力,不绝为社会和谐创立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越发注重生长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生长。社会公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正正义的基础包管,必须加紧建设对包管社会公正正义具有重着述用的制度,包管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焦点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职位,牢牢掌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偏向,提倡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玉成社会配合的理想信念和品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斗争的思想品德基础。增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定要求,必须立异社会治理体制,整合社会治理资源,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卖力、社会协同、民众加入的社会治理花样,在效劳中实施治理,在治理中体现效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气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引发社会活力,增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牢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牢固海内外中华子女的大团结。

    全会对目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安排。要坚持协调生长、增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联系电话:0571-28822222 传真:0571-28822222 地点:杭州沈半路2号人生就是博官网大楼

版权所有:人生就是博官网浙ICP备05006954号-1执法声明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698号

网站地图